預期效益共分十三項目:
1. 透過綠色環保概念,推廣樂活飲食文化,鼓勵教師善用專業加工技術與海洋資源結合,製作減碳之食品,採自然方法製作,呈現海洋食品自然風味,利用當地特色海洋食材發展特色創意料理,
2. 有效利用社區資源,讓學生瞭解社區環境生態。引導學生認識海、漁業生態資源。協助職涯探索,使學生找到期興趣,幫助學生做好未來生涯規劃。
3. 增進國中與高職校際間之互動、合作及資源共享並發展適性課程。
4. 學校與社區的融合,學生就近入學。
5. 辦理海洋教育大鵬灣海洋生態閱讀研習營,以國中師生為主,高中職校師生為輔相互合作,結合東港鎮區域海洋教育資源,引導本區域師生認識海洋文化與環境,增進認識海洋知識的興趣,透過在地優勢進行教學及實察體驗,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海事職校之特色科系,進而完成近海親海之目標。
6. 配合東港地區特有之港灣漁村文化,辦理『東港悅來閱好優良圖書展』、推廣創意閱讀、寫作之風氣,提升地區文學素養,達到教育資源共享之目的。
7. 帶領國中學生,以生態卡片製作、小論文方式進行相關主題的討論,深化學生的學習,並能經由互動討論帶動適性學習。
8. 藉由海洋資源的應用,增進國中學生對於海事高職水產之瞭解,並提升學生對就讀海事類特殊產業類科之興趣。
9. 以「海洋生態探索」課程,經由學習分辨在地漁獲市場,常見之魚種分類、魚拓、船舶模型製作活動,使學生透過參訪、動手製作,進而引起學習興趣,協助國中學生進行職涯探索。
10.透過在地優勢進行教學及實察體驗,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海事職校之特色科系,增進國中學生對高職海事、輪機職類的瞭解,以增加其就讀職業學校之意願。
11.辦理海事、輪機職類職業試探,使學生了解磨床操作與沙灘車維修、保養,及並能協助國中學生進行職涯探索,幫助學生做好未來生涯規劃。
12.培養學生對海事類科機械原理與技術之憧憬,由模擬操俥機設備之操作過程中,培養學生對船舶動力操作之興趣,建構未來生涯路線的遠景。
13.發展在地特色,經由專題式教學及競賽,引起學生興趣,提升國中學生就讀意願。
綜合效益:
結合上述四項效益,並結合計畫辦理學校,預計於學期末辦理成果展,以展現各校辦學成效及本位特色,將廣邀社區鄰近國中師生、社區民眾、友校師生……等,共同參與此項活動,發展適性課程,提升均質化辦理成效,並增進就近入學比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