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東港海事電子科科務發展計畫書
20160301電子科教學研究會通過
壹、本科概況
本科於民國79年成立,前身為電子通信科,;配合時代變遷、學生升學與就業需求,於民國91年奉核改設電子科。目前現有合格專任教師9人(正式教師8人、代理教師1人)、技士與技佐各1人。本科目前有六班,全科人數約有220人。在本科團隊的積極用心規劃與無私付出參與之下,不管是升學成績或技能表現,學生皆能有優異表現,本科更在現任科主任張智遠老師的帶領下,學生取得的證照數突破創舉,在屏東區享譽盛名,創下東水電子科發展的新境界。
本科旨在傳授有關電子、電腦與通信等儀器設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。以「做中學」教導方式,訓練學生操作基本儀表,正確維護各種電子設備。以「e-learning」進行數位化、電腦化教學,使學生掌握時代脈動,提昇電腦技能與科技新知素養,並奠定終身學習的根基。
貳、本科特色與實力函涵
「東水電子科」遵照部頒『電子科教育目標』,培育學生人文素養與積極工作態度,具備熱誠的工作精神,高度的持久力和忍耐力;提昇專業知能,具備精思縝密的頭腦;充實學生繼續進修或進入職場學習的能力,奠定進入技專院校進修之根基實力,以及成為科技產業界所需之技術人才。
進到「東水」的孩子更需學習為『自己』負責,針對校本位特色課程,提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概念當做出發點,以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為規畫原則,提供多元價值的學習課程,從學習與磨練中成長,付出與接受中學習,體會讀書與生活是結合,負責與成就是相連,實踐與智慧是互通。勇於去實踐,建立自我成長藍圖,東水電子科三年累積的實力內涵就是未來人生的基石。
參、目標與方向
一、科教育目標
1. 培養學生具備基礎語文、計算等學習能力的人才。
2. 培養學生電機電子群共同核心基礎能力,並能往更高層級專業知能提升學習之人才。
3. 培養電子相關產業之基層技術,並能擔任工程及工業安全等領域之人才。
4. 培養學生敬業樂群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,並賦與宏觀國際視野,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。
二、科專業能力
1.具備電腦基本組裝、檢修、網頁設計及各類媒體整合應用能力。
2.具備一般電子相關儀器之操作、電路焊接、量測、組裝、電路分析能力。
3.具備各類感測元件檢測信號的分析應用之基礎能力。
4.具備利用軟體程式來控制介面裝置,培養界面電路應用的基本能力。
5.具備數位電路及CPLD電路設計、單晶片程式及電路的設計能力。
6.具備機械與電子的整合學習與應用之技術能力。
肆、現況優劣勢與未來契機、危機分析(SWOT)
因素 | 優勢(Strength) | 劣勢(Weakness) | 機會(Opportunity) | 威脅(Threat) | 行政策略(Strategy) |
地理因素 | 1.台灣位處西太平洋交通樞紐位置。 2.台灣四周環海,海岸線綿長。 3.鄰近東港漁港。 4.為高高屏唯一的一所海事職業學校。 | 1. 本校位處東港鎮邊陲地帶,聯外道路狹窄,無客運汽車抵達。 | 1.第二條高速公路已全線通車。 2.大鵬灣BOT案已完成招標。 3.第三代無線通信系統問世。 4.台南科學園區與路竹科學園區設立。。 | 1.與鄰近高中職學校招生來源重疊。 2.屏北與恆春半島地區學生,因路途遙遠,就學本校意願不高。 | 1.提供交通工具,方便學生上、下學。 2.掌握未來產業發展趨勢,隨時提供新知介紹。 |
學校規模 | 1.設有海事水產類科四科,工業類科一科,家政類科一科,設科涵蓋海事水產、工業、家政等類別。 2.每年招收日校生2班共6班。 | 1.校園狹小,發展空間不足。 2.招生競爭力低,造成惡性循環。 | 1.積極轉型以面對社會變遷。 2.與鄰近四技二專學校建立暢通升學管道。 | 1.入學分數逐年降低。 2.教育政策改變,不利於目前技職教育的發展。 | 1.尋找新校地,改建老舊建築物,規劃各科專屬大樓,展示各科特色,提昇學習成效。 2.配合課程調整,加強本科特色發展。 3.加強宣導,讓社區居民認同本校、本科辦學理念。 |
硬體設備 | 1.工場實驗室及教學設備,包括電子、通訊、電腦三大課程領域。 2.實習工場使用率高,符合經濟效益。 | 1.近年來資本門經費為零,硬體設備無法跟上業界腳步。 | 1.設置乙、丙級技能檢定合格考場。 2.硬體設備之汰舊換新,使學生學習不致落伍。 | 1.政府財政窘困,新儀器設備昂貴,學生只能紙上談兵,無法實際操作。 2.設備逐漸老化,未能適量補充。 3.業界開發新產品,需使用新的儀器設備。 | 1.多提計劃,以向相關單位爭取設備經費。 2.愛惜使用各種教學儀器設備。 3.汰舊電腦可供學生做丙級電腦硬體裝修練習使用。 4.鼓勵參觀相關儀器設備展覽,藉以了解業界發展方向 |
教學資源 | 1.本科師資皆為大學電子相關科系畢業,並有兩位取得碩士學位,三位在進修碩士學位中。 2.教師義務輔導學生及自我再進修意願強烈。 3.本科師資具有乙級以上之技術證照者共有6位。 4.本校網路發達,每間電腦教室皆可上網。 | 1.本科教學屬於基礎課程,而相關產業都是高科技,較不適合高職生參觀訪問。 2.教師無研究實驗空間及設備。 | 1.相關各科資源整合,發展有特色之教學。 2.鼓勵教師再進修,以提昇教師新知研究。 3.調整教材教法,吸引學生就讀 | 1.科技新知易動大,教師教學必須年年更新。 2.本科專業教材編製上,須不斷更新。 3.新課程調整,教學資源受嚴重考驗。 | 1.加強核心科目的教學,鼓勵學生繼續升學進修。 2.調整選修課程以船用電子相關裝備為主,以強化海事學校電子科之特色。 3.加強輔導學生取得乙、丙級技能檢定證照。 4.訂定教學目標,增加新設備。 5.鼓勵教師研究,將新知融入教學。 |
行政人員 | 1.本校行政人員相處和諧,有助於行政推動及效率提昇。 2.本科技佐自我再進修,取得碩士學位。 | 1.本科教師兼任導師人數只有2人。 | 1.鼓勵教師參與相關行政工作,發揮行政績效。 | 1.業務量有增無減,行政人員需自我充實。 | 1.行政人員以支援、配合老師教學活動為主要職責。 |
學生 | 1.本科是國家重點發展之高科技行業之基礎科別。 2.本科學生進入本校之平均成績在所有類科中為最高。 3.學生素質純樸,可塑性高。 | 1.本科學生入學成績逐年降低,競爭力不高。 2.學習態度不積極,求知慾望低落。 3.個別差異大,學習成就落差顯著。 | 1.加強學生對升學進修與產業發展之認識,提早做好生涯規劃。 2.高高屏科技園區之設立(路竹科技園區、屏東科技園區),學生就業機會將大增。 3.建立與大專院校直通管道。 | 1.價值觀好逸惡勞,學習意願不高 2.部分學生雖有升學意願,卻無讀書計劃與行動。 3.對於學校榮譽心較低。 | 1.鼓勵學生以「合作學習」的方式分組學習與相互研究。 2.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。 3.加強學生實習技能,並輔導學生取得技能檢定證照。 4.設立獎助學金,吸引社區資優學生就讀。 |
家長 | 1.家長與學校配合良好,老師與家長聯繫頻繁。 2.家長熱心,主動關心自己子女在學校的狀況。 | 1.部分家長缺乏與子女溝通觀念,易造成疏離現象。 2.某些家庭經濟情況不佳,打工影響學習成果。 | 1.讓家長了解其本身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。 2.常辦親職教育活動,以爭取家長對本校的認同感。 | 1.家長對於職業有貴賤之分,學生無法適性發展。 2.地方人士對於本校的傳統印象,難以擺脫。 | 1.提供家長本科相關產業在目前及未來遠景的資訊。 2.定期舉辦與家長雙向溝通的活動。 3.鼓勵家長參與親職教育研習。 |
社區參與 | 1.本校積極參與社區活動。 2.支援開辦社區性相關研習活動,如城鄉接軌研習、暑期親子研習等活動。 | 1.社區活動鮮少有相關性質的活動舉辦。 | 1.配合政府海洋立國政策,發展海洋觀光。 2.妥善包裝,提昇校譽。 3.營造學校與社區為生命共同體之觀念。 | 1.少數無教育內涵的社區活動,可能造成負面影響。 | 1.鼓勵參與相關性之優良社區活動。 2.開設社區需求之課程,以加強社區民眾參與意願。 3.藉舉辦社區活動,服務社區,提昇本校口碑。 |
地方資源 | 1.網際網路非常普及。 2.一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。 | 1.地方科技工業較缺乏,學生受到誘因刺激模糊。 | 1.為國內五所海事水產職校之一,較易獲得補助款。 2.電子科技是台灣重要的產業,若能讓學生充分了解,將有助於本科發展。 | 1.學生就業內容與本科學習相關性小。 | 1.配合地方特色設計課程。 2.主動尋求與地方資源共生之契機。 |
面對學生的愛、教育的期許,身為最前線的教師必須擔負應為義務,刻不容緩繼續前進,期許透過有效策略的推動,提昇東水電子科,以下就是本科對當前教育擬定的策略:
因素 | 擬定策略 |
師資 結構 | 1.鼓勵教師專業進修,多參加研習與進修。 2.鼓勵教師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。 3.教師排課以專長為考量。 4.鼓勵教師 e-learning,開闊教師宏觀的視野。 |
學生 特質 | 1.加強國、英、數、專業等基礎學科輔導。 2.鼓勵學生取得多張證照,建立學習自信心。 2.落實積極關懷照顧,幫助學生提供多元學習機會。 |
軟硬體設備 | 1.爭取經費預算,擴充教室與設備。 2.充分利用現有設備,先求有再求好。 3.辦理各項獎勵計劃,鼓勵學生。 |
課程 實施 | 1.營造英文學習環境,培養與訓練英文聽力。 2.建置廣播教學並妥善利用。 3.提昇學生自主學習、建構學生成為懂得感恩,為社會貢獻的全人教育。 |
招生 情境 | 1.提昇學生學習意願,提高學生錄取技專院校人數。 2.推動國中技藝班,加強宣導,吸引優質學生。 3.加強技能教學,取得多項技能証照,建立科特色。 |
升學 資源 | 1.專業科目依教師專長排課,分工合作,並以「勤教」與「嚴管」形成共識。 2.多元化升學管道,加強輔導。 |
社區與家長需求 | 1.辦理國中技藝班與競賽,建立友好合作關係。 2.加強辦理社區需要的各種活動。 3.增進親師互動,加強連繫網絡。 |
產業 發展 | 1.掌握時代與產業變遷,訂定科發展特色。 2.尋求產學攜手之策略聯盟。 |
教學 資源 | 1.利用課後與假日進行課程輔導,加強學生程度。 2.提出設備需求與更新計劃,積極爭取改善經費。 3.辦理親師座談,加強親師輔導,提昇教學成效。 |
陸、未來發展目標
本科依據前期發展計劃的執行結果與分析評估,面對日新月異的教育環境,以及國內電子、電腦通信等產業,需求的多元化基礎人力資源。本科團隊群策群力,集眾人智慧,積極擬定出本發展計劃,使東水電子人離開學校後,不論繼續進修或就業,均能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環境,充分發揮其才能,不論實力多寡,皆能全力以赴,為自己、社會與國家貢獻與付出。各期程計畫如列:
計畫項次 | 計劃 內容 |
短程發展目標 | 1.持續輔導學生參加技能檢定,讓每位學生都有丙級技術士證照。 2.將電腦教室安裝廣播系統以利教學。 3.申請視聽電子丙級及數位電子乙級檢定場地。 4.定期檢查與維修實習機具、設備,以防止發生工廠安全意外。 5.持續注意實習工場衛生、環境整潔。 6.積極鼓勵與訓練學生參加技藝競賽,提昇學生技能水準。 7.加強學生升學輔導,提高技專校院升學率,落實終身學習。 8.鼓勵教師進修、參加研習與訓練,增進專業素養與知能,以提昇師資教學及研究水準。 |
中程發展目標 | 1.汰舊更新電腦教室實習教學設備,以利教學順利進行,提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。 2.積極爭取設置電子電路實習工廠。 3.改善工場的環境安全,提供更安全及衛生的實習教學環境。 4.擬定全民英檢獎勵計劃,鼓勵同學報考,並逐年提高通過率。 5.增加升學科目之課程安排,提昇學生升學之競爭力。 6.高三學生持續推動數位電子乙級檢定。並能達到全科學生85%合格率。 8.申請設置乙級檢定場地,提高學生檢定合格率。 9.畢業學生中每人至少須有二張丙級證照。 10.與社區國中結合,辦理國中技藝班。 11.鼓勵教師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及進修研習,以增進教學專業知能。 |
長程發展目標 | 1.檢討並追蹤近、中程階段計畫實施情形,隨時修正改進。 2.掌握新時代發展,持續調整課程標準之校訂必選修科目,以符合學校特色與產業需求。 3.依課程需要,持續更新汰換實習教學的軟體及硬體設備。 4.教師專業評鑑科內教師全體參加。 5.鼓勵教師自編教材、自製教具及建立測驗題庫。 6.教師教學數位檔案與教學平台結合。 7.尋求產學合作機會,充分利用本科教學與實習設備。 |
柒、結語
當今電子相關高科技蓬勃發展,以及受到社會的變遷、產業急需優質技術人才等因素,高職電子科的學生已不再以就業準備為滿足,而是將升學列為主要目標。東港海事位於屏南偏遠城鎮,受到少子化影響,雖學生「量」未減,但「質」與以往相差甚遠;但只要學生有方向、有理想、肯努力、肯開始,希望卻是無窮的。因此提供一個適性、快樂的多元化學習環境,提昇學習興趣,建立終身學習的根基,更是本科全體師長群策群力,共同的期許目標與使命。
科務的推展,需要有具備完善的教學設施、熱忱付出的優資師長與積極向上的學生外、更要提供適切可性的課程內容與完整可行的教學方案。國立東港海 事電子科,近年來在全科師生的努力之下,持續秉著4E(Excellence、Equality、 Efficiency、 LovE)的精神與作為,一直努力不懈,不論在技專院校的升學率、技能檢定的合格率、及工科的技藝競賽均能屢創佳績。
電子、通信與資訊概括而成的高科技產業,是現今最夯的產業,掌握國家整個經濟動脈,而學校更是國家強弱成敗的關鍵,因此我們也是國家未來的命脈中,最重要也是當紅的寵兒;展望未來,電子高科技蓬勃發展,前景美好,所以我們更應把握當頭下,腳踏實地,努力學習充實自我。相信今天「東水電子人」的努力,將為明天進入產業界服務立下根基,所以只要我們一步一腳印,不斷的努力朝目標前進,全力以赴,展望明天,我們將充滿無窮的希望和願景。